南丽高铁开工了吗
已经开工了!
南平至丽水(南丽)铁路纵贯闽浙边界苏区,沿线所经的古田、屏南、周宁、寿宁、泰顺、景宁、云和等县市均是福建和浙江两省扶贫开发的主战场,也是国家集中连片特困地区。
南丽铁路规划线路线路全长339.5km,南接龙岩、广东,北接杭州、上海,贯穿沪、浙、闽、粤,不仅缩短南北交通距离、缓解沿海通道拥挤、促进内陆山区发展,还对国家“一带一路”和两岸和平统一、提升基础设施联通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成为新的入闽战备通道和重要的战备交通走廊,进一步提高东南沿海地区军事交通保障能力和迂回作用,促进经济和国防建设同步协调发展。
南丽高铁没有开工。
南宁丽铁路项目起点从南平市、经宁德市屏南县、周宁县、寿宁县到浙江省丽水市,是闽浙两省开放经济交通走廊和美丽经济交通走廊衔接的重要通道,该铁路被省政府列入《福建省中长期铁路网规划》,全长339.5km,其中福建省境内线路202.5km。
国家已经启动“十四五”规划编制工作。据了解,福建省发改委正在做线路规划前期工作,时间非常紧迫,需要加快推进。福建省发改委正在积极主动做好与浙江省的对接工作,加快推进线路的规划设计和项目立项工作,共同争取南宁丽铁路项目列入国家“十四五”铁路网建设规划,加快推动项目落地并早日开工建设。
十四五期间国内集成电路产业发展的关键是什么
十四五期间国内集成电路产业发展的关键是突破西方封锁,攻克集成电路全产业链的缺人失环节,重点是光刻机的攻克。加强自主知识产权的建设,不能受制于人。
在芯片产能短缺仍在持续的情况下,作为全球最大的集成电路市场,我国重点区域和企业龙头也在加强布局。第一财经梳理发现,7月以来,上海、广东、浙江、天津等多地公布了制造业“十四五”规划,明确了未来五年集成电路重点发展方向。
浙江省支持浙江工业大学和浙江师范大学进入双一流,谁能突破
理工类大学如果有政策支持或者资金支持提升效果会更显著,比如深圳大学和南方科技大学就是例证。师范类或者综合类大学短期内提升相对就比较困难。比如同城天津的天津大学对南开大学,武汉的华科对武大,上海的上交大对复旦大学都有超越之势。因此在浙工大和浙师大之间毫无疑问应该支持浙工大,这个短期内就会有成效。
2022年浙江省一共有高校109所,其中本科高校达到60所之多(民办21所、中外合作办学2所、公办37所),数量不可谓不多,但全省只有985高校浙江大学1所、211高校也只有浙江大学1所,在新的“双一流”高校时代,浙江拥有了3所“双一流”大学,分别是浙江大学、宁波大学和中国美术学院,但宁波大学在第二轮“双一流”中被列入了警示名单,一旦没有达成目标,很可能面临退出风险。
所属省市的强力支持分析
浙江的高校中,除上述三所之外,还有哪些高校有机会在第三轮或后续轮次中竞争“双一流”的机会?在浙江省高等教育“十四五”发展规划中,明确表示要支持浙江工业大学、浙江师范大学创建国内一流大学,引领辐射带动浙江高等教育水平整体提升。到2025年约12所高校进入全国一流行列,60个学科进入全国前10%,部分学科进入世界一流学科前列,500个专业入选全国一流专业建设点。
浙江工业大学和浙江师范大学被省内定位为国内一流大学,这个定位和湖北的长江大学、三峡大学本质上是一样的,并没有明确“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的定位,从这个层面上来看,两所高校要竞选“双一流”还面临着进一步的突破,当然从浙江省范围内来说,竞选“双一流”机会最大的应当是他们俩。
学科竞争力分析
从“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范畴来看,浙江工业大学的化学工程与技术学科进入了A-级、机械工程为B+级、工商管理为B+级;浙江师范大学则只有教育学、中国语言文学、数学等三个学科为B+级。
由于第五轮学科评估结果一直迟迟未能公布,我们再看看软科的学科排名,浙江工业大学的化学工程与技术学科进入了前10%阵营,连续两年排名第十位。在第二轮双一流学科评估结果中,除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等两所自定学科高校未公布之外,还有南京大学、大连理工大学、天津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北京化工大学、太原理工大学、华东理工大学、石河子大学、宁夏大学等高校的“化学工程与技术”学科均入选“世界一流学科建设点”名录,入选高校数量达到9所之多,浙江工业大学要想在这个学科上晋级,新增的可能性估计比较低,但若是入选高校有退出者,学校则拥有很大的机会进入。机械工程有11所高校入榜、工商管理学科有4所高校入榜,对于浙工大来说,机会仅存的估计也是化学工程与技术学科上,其它要么可选机会少,要么前面强手如云。比如机械工程中的燕山大学、广东工业大学、江苏大学等。
入选条件分析
在国家级三大奖项中,近十年(2010-2020)年间,浙江工业大学获得了4项(技术发明二等奖3项、科学技术二等奖1项)、浙江师范大学1项(科学技术二等奖1项)等。在入选“双一流”条件中,对国家三大奖的要求是自然科学二等奖或技术发明一等奖或科技进步一等奖的第一承托单位,从这个层面来说,两大高校的差距并不少。比如第二轮新晋的高校,南京医科大学、湘潭大学、山西大学均获自然科学二等奖,看来这个条件的分量比较重,浙江工业大学、浙江师范大学在这方面还得努力。
从上述数据分析中,个人觉得浙江工业大学距离突破更近一点,在未来的5年中,铆足劲在科研上实现突破,在三大奖中争下一席之地,为第三轮晋级“双一流”铺路,并非不可能的事情。
标签: #浙江省十四五科技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