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有哪些少数民族还在广泛使用本族的语言
我觉得首先是藏族人一般情况下都是使用本民族语言的,还有是新疆的维吾尔族,哈萨克族,这些都是用本民族语言的,如果我们到他们这些自治区去旅行的话,那么他们的公交车上面都用的是本地的语言。当然通常是双语,汉语说一遍,本地语言说一遍。
其实吉林的延边地区很多人也是讲朝鲜语的。只不过朝鲜族的人,大部分人普通话都说的不错,因此跟他们说普通话应该没有太大沟通的困难。
蒙古族的话说蒙古话的也会有一些,但是大部分人也是说普通话了。
还有到广西去我们可以看到广西,虽然当地人大部分都是会说普通话,但是在学校的墙壁上,你们还能够看到他们也有当地的壮语写的各种各样的文字。#在头条看世界##跟着头条看世界##新媒体##自媒体##我要上头条##微头条日签##策划##经济##正能量##诚信经营破万粉#
壮族是中国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壮族有本民族的语言,壮语属壮侗语台语(壮傣语支),壮语又分南壮方言和北壮方言。贵州布依族语言与北壮方言接近。自中国唐代来,壮族地区产生一种模仿汉字结构来书写壮语的方块文字,现代人称之为“古壮字”,但并不通用,只在巫师、艺人、山歌手等中流行。
上世界50年代在苏联学者参与下,用西方字母创造了拼音壮文,称新壮文。曾用于壮族地区的扫盲工作,文革后被中断!80年代广西壮族学者把“苏式壮文”完全拉丁化,使拼音壮文更易学易懂。但壮文一直以实验形式存在,并没有真正进入壮族地区的学校教育中,也没有进入电视电台媒体。
目前,壮族地区广大农村和少量城镇,壮语还是比较广泛使用,但城镇和部分儿童一进入幼儿园,即转用汉语普通话。汉语普通话高大上而民族语土俗低的意识不断扩大,家长也主动或被动的转用汉语普通话与幼儿交流!以靖西市为例,靖西市壮族人口占99%,但大量20岁以下的年纪的已转用汉语普通话。
以目前的情况看,壮语的边缘化是命远,最后的消失、灭绝是壮语的宿命。这只是时间问题而已!
数量达近1700万人口的壮族,其语言命运尚如此,猜想那些人口更少的少数民族(有母国支撑的除外),恐怕比壮语更早消失。没有调查,不敢妄下结论!
和汉族(或其他优势民族)混居少的,应该还广泛使用本民族语言。
南疆的农村地区的维族。
阿拉善农牧区的蒙族。
大凉山深处的彝族。
西藏农牧区的藏族应该还是。
我曾在飞机上遇到过一些蒙古族少年宫小朋友,叽叽喳喳说蒙语。带队老师告诉我,阿拉善盟的蒙古族都说蒙语,也会汉语。
新疆是一个多民族聚集的民族自治区,不但民族成份多,民族人口比重高。新疆共有47个民族成份,其中世居民族有13个。
新疆地域辽阔,土地资源和矿藏资源都很丰富。新疆世居13个民族主要是汉族、维吾尔族、哈萨克族、锡伯族、达斡尔族、蒙古族、柯尔克孜族、回族、塔吉克族、乌兹别克族、塔塔尔族、俄罗斯族。
上述民族除了汉族和回族在学习、生活和工作中通用国语外,其他民族都有自己的民族语言及文字。当然,在学习和工作中,各民族主要通用国语,本民族的语言主要在家庭生活中常用。为了保留和发展各民族语言和文字,国家也给当地的少数民族开办了电视、广播、报纸、杂志等等各种形式的宣传媒体。有了国家的支持,这些少数民族的语言才得以完全的保留下来。
祝福我们伟大的祖国繁荣昌盛,国泰民安。
你这提问有问题!有句古话说:要想消灭一个民族,首先要消灭她们的语言。广泛使用本民族语言怎么了?你觉得奇怪吗?在我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上有56个民族,56个民族56朵花,有56种语言。国家飞速发展趋势之下各个少数民族学习国语这也是必然趋势。只有学习国语才能打开眼界,走向富裕之路。改革开放享受红利每个民族都不能掉队。首先得学习国语吧???对各少数民族大力推广学习国语的同时,保护少数民族文化传承是伟大的举措。所以少数民族在族内使用少数民族语言也是很正常的啦!
云南傣族和泰国的语言是相通的吗?有什么区别
我认识的泰国华人去西双版纳与傣族讲话,他估计70%内容相同。
泰国以前与中国接壤,那时泰国很大,之后其北方与中国接壤的土地被缅甸人占据,还有一部分被寮国(老挝)占据。
本身就是同一个民族,原来一直叫泰族,新中国成立后为了不和泰国的称乎上起冲突在周总理的示意下创造了一个新字“傣”,这就是傣族的叫法的由来!语言上至少有80%是互通的,因为泰语近代受英语影响比较多!很多词语都是英语音译过来的!傣语则是引用汉语词比较多!所以有些许差异
我目前就在曼谷,生活了快半年了。我一直认为泰人和傣族是一个民族,但其实泰国人并不这样认为。泰国北部清迈也是傣族为主,他们古代叫做兰纳,是被泰国征服的一个傣族国家。清迈人大部分都不认同自己是泰人。他们是拉玛一世时期就已经臣服泰国,拉玛五世时期改土归流才彻底丧失国家身份,距今才一百多年的时间,有一定的离心主义倾向。
至于语言来说,我详细做了了解,傣语,泰语,老挝语和掸族语言还有印度的阿萨姆语都算是方言的关系。不过因为时间久远,傣语和泰语互相能听得懂一些,但已经不能互相沟通。还有就是傣族和泰人的民族服装以及传统舞蹈也有较大差别。
傣语和泰语是否相同。
其实,地区文化不同,当然也会有不同的语言。不要说跨国了。泰国分南泰和北泰,两地的语言也有差异,将近有30%的差别。自然,那傣语和泰语的话自然也就有差别。
做为西双版纳的人,奶奶是傣族,但本人就惭愧了,听傣语都吃力。对于傣族来说,邻国(老挝、缅甸)的交流基本没问题,傣语交流+行为动作,基本能沟通得了。对于泰国呢,傣族和南泰可以有60-70%的语言相似,沟通无障碍;和北泰可有30-40%的语言相似,沟通还是可以摸着脑袋走。
对于泰国而言,极力的对中国游客有抵触心里,因为中国游客给泰国人留下的都是不好的印象。但是泰国人对于西双版纳人来说,那就是另外一种态度,特别是傣族,因为语言交流会感觉很亲切,相同的民族文化,相同的佛教信仰,去景点同样的和当地人同等对待。泰国人不认云南人,只认西双版纳人的,看护照,是西双版纳的就不会刻意要小费之类的。
对于印象最深的就是西双版纳的的勐腊县下的一个小镇,还保留着和泰国相似的风俗,男尊女卑,虽然没泰国那么夸张,但是还是有泰国的影子。比如,家里有客人,吃饭时候女人是不可以上桌的,都是分桌吃或者在厨房吃,只有女长辈才可以与男人同桌。
其实,语言也是文化中的一种形式,只要了解了其中的文化差异,也就差不多了解其深意了。
来自西双版纳的一个小伙子真情叙述,喜欢的可以关注点赞。
标签: #傣哥电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