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联解体前最后的挣扎,819事件为何以失败告终
前苏联八一九事件,从综合各种信息来看,之所以失败,根本原因在于人心向背,苏共多年来特权盛行,腐败严重,早已失去人心,以当时的副总统亚佐夫为首的救国委员会发起政变的目的是想全面恢复戈尔巴乔夫改革前的旧秩序,他们并不知道,历史的车轮早已碾过了那个时代,改革深入骨髓,人民是不答应的。
几个印象极深的画面说明了我的判断:
一,军队临时倒戈支持改革派,出兵抓捕叶利钦的部队坚决拒绝向阻挡的人群开枪,叶利钦走出政府大楼直接登上坦克发表演讲,部队临阵倒戈,支持叶利钦。
二,进城部队停在莫斯科街头,市民们包围了兵车,兵车不走,不开枪,广大群众给士兵们端茶倒水一派祥和。
由此看来,苏共已经失去了对军队的控制,也失去了人民的支持,结论是,政变不得人心,回头路是走不得的。
姓马的有哪些名人
马廷礼
甘肃省委常委、省委统战部部长
甘肃省政协党组副书记
马廷礼,男,回族,1963年2月出生,宁夏平罗人,1985年7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83年7月参加工作。大学学历,宁夏大学物理系理论物理专业;工程硕士,东北大学计算机技术专业。高级政工师。
现任甘肃省委常委、省委统战部部长,省政协党组副书记。
基本信息
中文名马廷礼性别男出生日期1963年2月
人物履历
1979.09—1983.07,宁夏大学物理系理论物理专业学习
1983.07—1984.10,宁夏自治区平罗中学教师、校团委书记
1984.10—1988.08,共青团宁夏自治区石嘴山市委副书记
1988.08—1996.08,共青团宁夏自治区石嘴山市委书记(其间:1991.10—1993.09,挂职任惠农县副县长、县委副书记)
1996.08—1999.04,宁夏自治区石嘴山市体改委主任、党组书记
1999.04—2000.12,宁夏自治区石嘴山市计经委主任、党组书记
2000.12—2003.07,宁夏自治区外经贸厅副厅长(其间:2002.03—2002.05,中央党校选调生班学习)
2003.07—2006.03,宁夏自治区商务厅副厅长(2001.09—2006.03,东北大学计算机技术专业学习,获工程硕士学位)
2006.03—2006.11,宁夏自治区中卫市委副书记
2006.11—2007.09,宁夏自治区商务厅副厅长
2007.09—2008.01,宁夏自治区质量技术监督局党组书记
2008.01—2011.04,宁夏自治区民政厅厅长、党组书记
2011.04—2011.06,宁夏自治区中卫市委书记
2011.06—2013.07,宁夏自治区中卫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
2013.07—2015.04,宁夏自治区政府副主席,中卫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
2015.04—2017.06,宁夏自治区党委常委、统战部部长
2017.06—2019.12 甘肃省委常委、统战部部长[1]
2019.12,甘肃省委常委、统战部部长、省政协党组副书记[2]
马步芳
曾任西北军政长官公署长官
1928年后,任副旅长、旅长、师长。 1938年3月,任青海省政府主席,直至1949年。 1950年,移居埃及。
正文
马步芳(1903~1975)
民国时期国民政府西北军政长官公署长官。字子香。甘肃河州(今临夏市)人,回族。早年入宁海军官训练团,结业后任宁海巡防军营副、营长等职。1928年后,任副旅长、旅长、师长。1932年1月兼青海省政府委员,旋又兼青海南部边区警备司令。1934年起,历任陆军新编第二军军长兼第一○○师师长,青海省保安处处长,青海省政府代主席,西北"剿匪"第一路军第五纵队司令。其间曾派兵"围剿"中国工农红军西路军。抗日战争爆发后,任陆军第八十二军军长,派兵参加抗日战争。1938年3月,任青海省政府主席,直至1949年。1943年任第四十集团军总司令,1945年 5月当选为中国国民党第六届中央监察委员会委员。1949年 5月代理西北军政长官公署长官,7月正式任职,积极参加反共内战。被中国人民解放军击败后,由新疆逃往印度。1950年,移居埃及。1975年7月在沙特阿拉伯病逝。
马姓,中华姓氏之一,是一个典型的多民族、多源流姓氏,主要源自嬴姓、子姓及少数民族改姓等。赵国宗室赵奢为马氏得姓始祖,因其封地封在马服(位于邯郸西北),人称马服君,赵奢的子孙后代便以“马服”为姓氏,后又改为单姓“马”。 邯郸即是中华马姓的祖源地, 风郡为主要郡望,铜柱堂为主要堂号。
马姓在历史上名人辈出,出现了不少历史名人,下面小编就带大家一起来看看马姓历史名人都有哪些,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1.马援
马援(前14~49年),字文渊,东汉名将,扶风茂陵(今陕西兴平东北)人。汉光武帝刘秀曾赐予他“伏波将军”的称号,因而后世人也称他为“马伏波”。
2.马隆
马隆,生卒年不详,字孝兴,东平平陆(今山东汶上北)人,西晋名将,兵器革新家。
马隆自幼便智勇兼备,好立名节。魏兖州刺史令狐愚被诛杀,为避免牵连,全州竟无一人敢为其收尸。马隆让武吏装成愚蠢之人,用自己的家财为其殡葬,并服丧三年,种植松柏,期满后才回来,此事在当时传为美谈。后代理武猛从事。
3.马防
马防(?~101年),字江平,扶风茂陵(今陕西兴平东北)人,伏波将军马援的次子。永平十二年(69),与弟弟马光同时任黄门侍郎,汉明帝病重期间,他奉命参与治疗和护理。汉章帝即位后,迁为中郎将,不久又做了城门校尉。
4.马植
马植(生卒年不详),陕西扶风人。字存之,凤州刺史马勋之子,-先祖。唐宪宗元和十四年(819)进士擢第,又登制策科,初任寿州团练副使,得秘书省校书郎,三迁饶州刺史。开成初年(836),迁安南都护、御史中丞、安南招讨使。马植文雅之余,长于吏术。他善于安抚少数民族首领,以信诚相待,使各部首领乐于向朝廷纳赋税。
5.马廷鸾
马廷鸾(公元1222-1289年),字翔仲,号碧梧,今江西乐平众埠镇楼前村人。宋淳右七年(1247年)会试第一,殿试第四,调池州(今安徽贵池县)任教授6年。后任端明殿大学士、参知政事等,官至右丞相兼枢密使。
6.马钰
马钰(1123年-1183年),道教支派全真道二代掌教,原名从义,字宜甫,入道后更名钰,字玄宝,号丹阳子,世称马丹阳。山东宁海(今山东牟平)人。道教全真道道士。在出家前,马钰与孙不二是夫妇。马钰是全真道祖师王重阳在山东收下的首位弟子。大定十年王重阳逝世后,马钰成为全真道第二任掌教。在道教历史和信仰中,他与王重阳另外六位弟子合称为“北七真”。著有《洞玄金玉集》十卷。
7.马致远
马致远(约1250~1321至1324间)元代戏曲作家。号东篱,一说字千里。大都(今北京)人。曾任-行省务官(一作-省务提举)。又曾加入过书会,并与书会才人合编过杂剧。生平未详,但从他自己的散曲作品中可以了解到,他在年轻时写诗曾献上龙楼,热衷过进取功名。然而他仕途并不显达,因此动了终焉计,晚年退隐山林,以诗酒自娱。
8.马湘兰
马湘兰(1548—1604)可以称为明代的女诗人、女画家。据《秦淮广记》载,她名守真,字湘兰,小字玄儿,又字月娇,因在家中排行第四,人称“四娘”。她秉性灵秀,能诗善画,尤擅画兰竹,故有“湘兰”著称。她相貌虽不出众,“姿首如常人”,但“神情开涤,濯濯如春柳早莺,吐辞流盼,巧伺人意”。
9.马文升
马文升(1426年—1510年7月13日),字负图,别号约斋,又号三峰居士、友松道人。钧州(今河南禹州市)人。明代重臣、诗人。
10.马相伯
原名志德,又名钦善、建常、绍良,改名良,字斯藏,又字相伯、湘伯、芗伯,以字行,别署求在我者,晚号华封老人。祖籍江苏丹阳,清道光二十年三月十八日(1840年4月17日)生于丹徒(今镇江),褓间即受天主教洗礼,洗名若瑟,亦作若石。
标签: #819电台回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