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川普与班农互撕
白宫新年大戏竟然由一本书掀起波澜。在披露白宫混乱状态的新书《烈焰与怒火:特朗普白宫内幕》面世几天之后,特朗普的前首席战略师史蒂夫·班农向这位美国总统做出了某种程度上的道歉。在阿克西奥斯新闻网站援引的一份声明当中,班农对白宫内幕一书给华盛顿带来的骚动表示遗憾,他在书中对特朗普、特朗普政府以及他的家人发表了引发了争议的言论。
班农在声明中自称,他对特朗普及其议程的支持仍是“不可动摇的”。相反,他并未否认据称是他所发表的言论的真实性。
《烈焰与怒火》一书中援引班农表述的内容造成总统对其大为恼火。他在去年8月扫地出门的前顾问不仅失去了工作,也失去了理智,特朗普在几天前表示。
在美国记者迈克尔·沃尔夫撰写的《烈焰与怒火:特朗普白宫内幕》一书当中,班农尤其对特朗普的儿子小特朗普、女婿库什纳和前竞选团队主管保罗·马纳福特在2016年竞选期间与一名俄罗斯女律师的会面发表了看法。书中称班农将此次会面称作是“背信弃义的”和“没有爱国心的”。
眼下班农则在发表在阿克西奥斯新闻网站的声明中表示,这一评论是针对马纳福特的,并不是针对小特朗普。而后者是一位“爱国者和一个好人”。但马纳福特肯定知道俄罗斯是如何行动的而且他们不是美国的朋友,班农写道。“我对针对小特朗普的不准确报道回应不及时分散了对总统第一年任期所取得的历史性成绩的注意力,对此我感到遗憾。”与这名女律师的会面被给予了极大的重视,因为一名特别调查员正在就特朗普阵营是否与俄罗斯有影响大选的约定进行调查。
相信二者的互撕已经脱离了剧本。一是两者感情的破裂。从当初的竞选合作,到执政后的共事协作,二人曾经度过蜜月阶段,但是如同刺猬般的携手同行没有走多远,便分道扬镳了。这中间有很多的因素,比如特朗普家人的干扰、共和党保守派的杯葛等等。还是那句话:没有永恒的友谊,只有永恒的利益。
二是两者政见的分歧。选举时两人政见高度契合,选举策略对路,主打民粹主义。但是选举语言不必过于执着,当政当家是另一回事。班农个人英雄主义突出,怎肯刹车藏拙,锋芒难以抑制,不肯折腰当怨妇。从特朗普访华前夕班农到香港背书一事可以看出,班农为了迁就总统战略讲了违心的话,他骨子里是要同中国进行你死我活战斗的。所以说,班农进入白宫后一直很憋屈,远大抱负难以施展,也面临左右掣肘的压力。应该说,特朗普清楚选举语言的策略性,在入主白宫后逐步回到现实主义轨道上来了,而一根筋的班农固执己见,缺乏灵活性,没能及时转型适应,已经慢慢掉队了,出局是早晚的事。
三是利益的决裂。特朗普的政治理念远比班农的务实,班农偏于极右理想色彩,政治利益上固守基本盘,日益暴露出损害全民总统及其家族和集团利益的倾向。在退出《巴黎协定》上,伊万卡是反对的,但上任之初的特朗普为了兑现选举承诺,按班农的意思说退就退了,但这终究不是长久之策。在8月上旬弗吉尼亚州发生的白人种族主义者非法集会并升级为大规模暴力冲突事件中可见一斑。在此事件中,特朗普初期与班农合拍未予谴责白人至上者,后迫于压力进行了决裂。美国利益至上不是否定和脱离过去的美国利益,相反如果执迷不悟走极端路线只会损害美国的利益,这方面对华关系就是最好的证明,特朗普上任前虚晃一枪与蔡英文通话后,就被迫回到了美国传统利益的正轨。而偏离选举理念则使得班农失去了策略师的价值,他的利益受到了重创。
应该说,班农和特朗普是和平分手的,班农刚离开白宫时还蒙着温情的面纱,表示在白宫外仍为特朗普而战。可是没过多久,这层面纱已经是多余的了,露出了受伤的疤痕和分争的本来面目。本来二人都不是心中能藏事的主,可把事藏住对特朗普有利,对班农一点好处都没有,甚至都会憋出内伤来。
性格决定命运,互撕和“通俄”事件的合拍,特朗普估计是相当闹心的了。静水深流,有多少绞杀和妥协的内幕正在上演。后事如何,大戏有得看。
其实这件事,能够看出特朗普这位美国大总统,完全没有一点点“涵养功夫”。作为“政治家”这是最起码必须具备的,哪象他这样动不动就破口大骂,不留后路,不顾“影响”。这出闹剧的起因是一本即将出版的书,书是别人写的,将班农的私下爆料完全公开。里面涉及到了班农对特朗普家人的质疑。作为被开除的前顾问,这种摊牌式“诋毁”很正常,贵为总统如果不满完全可象“决斗”一样,礼貌进行。可他“老先生”却象街头打架一样,风度全无。我作为一个“洋人”(对美国人而言),我都有点“忍俊不禁”。而反过来,对班农来说,挨总统骂应该不会有什么“形象”上的损失。他本来就是个智库人员,表达观点或看法也是他的“职责”,“被炒鱿鱼”也应该不会影响他的生活。
标签: #电台口无遮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