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粱饴梗语录

admin 90 0

高粱饴梗语录

最近某豆很火的一段视频,整挺好

下面咱们认识一下

它的味道很甜,吃起来软软的,

剥开糖纸,

一层薄薄的入口即化的糯米纸包在糖的外面......

它,就是高粱饴,

是无数老青岛最喜爱的糖果,

是童年记忆中的美味。

高粱饴梗语录

没想到的是

最近在网络上

继黄焖鸡米饭之后

这种山东特产“高粱饴”

也“出道”了!

从小吃到大的高粱饴忽然成了小网红,

  青岛人对此也是一脸蒙。

有朋友专门发来贺电——

  “你们青岛人都这么爱拉丝吗?”

  “你大学时候带来的那种糖,再寄点儿呗”......

而引发这一切的就是这个山东大嫚

她超洗脑的台词演绎和吃糖方式

搅动了一场千里之外的拉丝狂潮

  “这是你们家高粱饴吗?”

  “诶呀妈呀,大哥你吓我一跳啊,等我尝一下啊,这是我们家高粱饴,QQ弹弹,还能拉丝......”

熟谙这套话术的网友们

在评论区实现了自我复制与繁殖

小学课文都没这么倒背如流

韩国电影《寄生虫》获最佳影片奖,创造奥斯卡历史,如何评价

一本正经小叔叔,一本正经说电影,非常高兴回答你这个问题。

我从今天早上开始直播奥斯卡红毯以及颁奖晚会,经历了一个惊心动魄的上午。

《寄生虫》这部电影的异军突起让我几次三番的欢呼,但到了最后,我心中的有了几多感慨,总结起来一句话,你这问题提的很有意义。

获奖对于《寄生虫》意味着什么?

奉俊昊的《寄生虫》开始在国际舞台崭露头角要从去年的戛纳影展说起,《寄生虫》拿到了戛纳的金棕榈,导演奉俊昊说过,戛纳的金棕榈奖杯是他最看重的,此后《寄生虫》又拿到了韩国本国的青龙奖五个大奖,英国电影学院奖最佳影片以及金球奖的最佳影片。无疑,这部话题类型片已经成为亚洲之光。

奉俊昊自己曾经说过,本届奥斯卡《寄生虫》能入围最佳影片、最佳国际影片、最佳导演、最佳剧本是美国电影界对这部电影最大的肯定,奉俊昊的原话是——因为奥斯卡不算是国际影展。

怎奈何,《寄生虫》成为了最大冷门也成为了最大赢家。

《寄生虫》同时拿到了最佳影片和最佳外语片,这就相当于奥斯卡宣布《寄生虫》是2019年全世界最好的电影,而奉俊昊拿到了最佳导演和最佳剧本,这就相当于奥斯卡宣布,奉俊昊是2019年全世界最好的导演和编剧。

有的人说:《寄生虫》在本届奥斯卡上的疯狂有点像奥斯卡对于奉俊昊的“捧杀”。

《寄生虫》到底够不够好?

《寄生虫》的故事很多人都已经很熟悉了,去年拿到资源之后我做过比较详细的解读,包括电影的具体情节以及电影的隐藏寓意。《寄生虫》从命题上来看不像是讲一个故事,而更像是诠释一种现象。

社会底层的一家四口,机缘巧合遇到了一个有钱人家,穷人发现富人很好哄骗,掌握技巧就能换取信任,于是一家四口一步一步进入富人的家,妄图鸠占鹊巢但他们发现富人并不是好哄骗,两种人的差异也不是一栋房子那么简单。

《寄生虫》的故事一定是虚构出来的,但选题灵感一定来自真实的生活。作为业内人士,我必须要说从专业角度上来说,《寄生虫》这部电影在结构和内容上是完美的,选题满分,表演满分,故事展开满分,技术层面满分,结局满分,《寄生虫》是一部满分的电影,这一点毋庸置疑,所以说《寄生虫》是一部好电影,但是,好到奥斯卡四项大奖全归他?

同样入围本届奥斯卡最佳影片的其他八部电影中,至少有三部是可以和《寄生虫》较量一下的,《1917》的反战题材人文主义,《好莱坞往事》的故事性理想主义,《爱尔兰人》的复古保守主义,你说这个奖给谁更合适,这个问题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我觉得,给谁都不太应该给《寄生虫》,在国际范围内《寄生虫》够好,所以最佳国际电影《寄生虫》实至名归,但最佳影片是一种态度,不光是好莱坞看待这部电影的态度,更是好莱坞看待亚洲的态度....品,你细品。

《寄生虫》以及奉俊昊将会面临什么?

有一点毋庸置疑,韩国电影乃至亚洲电影都会在《寄生虫》拿到好莱坞四项大奖之后有一个突飞猛进的发展,至少投资会蜂拥而至。据韩联社报道韩国总统第一时间向奉俊昊发去贺电,表示,《寄生虫》以最韩国的故事打动全世界观众,其充满个性而细腻的刻画、一针见血的台词、脚本、剪辑、音乐、美术和演技都向世界证明了韩国电影的力量。

韩国的影视业将会迎来上个世纪80年代以来的第四次飞跃,前三次可以自行查阅。我可以告诉你前三次飞跃的代表演员,第一次是张东健,第二次是裴勇俊,第三次是玄彬。前三次韩国影视业在国际视野中的飞跃主要依靠电视业,但这一次,韩国的电影真正意义上走向世界了,这是好事。

但对于奉俊昊以及他的团队来说,压力巨大。这次的四冠王名头可能会成为奉俊昊的转折点,今后或许会出现这样的局面,奉俊昊拍摄了有一部优秀作品,人们会说,这是他的正常发挥,他就应该是这个样子,别忘了他是奥斯卡级别的大导演,而如果奉俊昊拍摄了一部烂片,人们又会说,你看看我就说2020奥斯卡是大乌龙,我就说他不配....

不管怎样,既成事实,一切翻篇,留给我们的无尽的唏嘘感慨。

都说2019年是奥斯卡的“大年”,最佳影片、最佳男主、最佳女主、最佳男配、最佳女配、最佳导演甚至最佳国际电影都出现“神仙打架”的局面,最没有什么比《寄生虫》拿到四项大奖更与戏剧性的结局了!

最后只能祝各自安好,走好前路。

一本正经小叔叔,一本正经说电影,感谢大家留言关注点赞转发,再见。

意料之中的是,《寄生虫》会拿到今年奥斯卡的最佳国际影片奖,奉俊昊拿到最佳导演奖,也在几个前哨奖项中有所暗示。

但还是没想到,《寄生虫》竟然真的拿到了最佳影片奖,成为了这届奥斯卡奖的最大赢家。

这是非英语片的第一次。

仔细想想,不得不佩服学院的魄力和胆识。

我原以为这个大奖会给《1917》,如果从电影角度来说,《1917》当然是无与伦比的杰作,从技术角度看比《寄生虫》要完美许多,但如果从时代维度出发,《寄生虫》无疑是更有历史价值的作品。

《寄生虫》要表达的东西,承载了这个时代的重量。

更厉害的是,奉俊昊导演将这样的重量,表达得是如此轻盈,让全世界的大部分观众都能够理解到这部电影的魅力。

简而言之,这部电影作为类型片,它足够好看,视听语言也做到了为讲故事服务的极致,同时,它又具有艺术上极强的美感,具有雷霆万钧的力量。

它是那种能感染到大部分观众的电影,赞誉和争议,都来自于被感染。

多说一句,为《1917》叫屈是很正常的事情,很多人为《爱尔兰人》叫屈,那就是不懂装懂了,从前哨奖项看,大热门从来都是《1917》,要爆冷,也只能是《寄生虫》。

恭喜《寄生虫》,恭喜奉俊昊,恭喜韩国电影,恭喜电影。

当然,我们中国的媒体、影迷、电影工作者们,完全不必自轻自贱,瞅着韩国的导演连拿金棕榈和奥斯卡就眼红。我们不缺有本事去拿金棕榈的好导演,内地、香港、台湾,都有。我们的电影市场,更是足够让别人眼红。 但必须得说的是,真正的好作品,那种能让人大呼牛逼的好电影能出现,光靠人才涌现不够,光靠市场火热也不够。

标签: #全国人民发来贺电台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