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冬天最冷气温会达到多少度
零下14℃。
山东的气候属暖温带季风气候类型。降水集中,雨热同季,春秋短暂,冬夏较长。年平均气温11℃—14℃,山东省气温地区差异东西大于南北。全年无霜期由东北沿海向西南递增,鲁北和胶东一般为180天。
山东冬天最冷天多少度天气 山东鲁南和鲁北的温度相差有4~5度,通常最冷气温会达到零下十几度,但一般几天就会回暖。这几年山东不是很冷,最低零下15度,持续3、4天。16年(阳历17年),出现过零下22度。
2021年大雪吃什么
大雪是我国冬季的一个重要的节气,在这个时候民间会有喝红薯粥、自制腌肉、观赏封河、捕获乌鱼的习俗。
喝红薯粥
随着大雪节气的到来,天气变得寒冷了起来,鲁北民间有“碌碡顶了门,光喝红黏粥”的说法,这个时候可以在家里多喝一些红薯粥,红薯富含了大米以及面粉里缺少的赖氨酸,对人的身体非常有好处,可以提高人体的免疫力,减少你在寒冷的冬天感冒发烧的机会,同时红薯也是一种非常好的减肥食物,非常受一些女孩子的欢迎。
生产队时冬季“上河工”,要干多少天?伙食怎么样
生产队时,上河工,不是冬季,而是收完秋,种上麦之后,秋末冬初,也就是农闲时,上大冻之前就收工了。
六十年代,父辈们就己经开始上河工,我记得父亲曾参加的两次河工,都是到外地建水库,一次是昭平台水库,一次是白龟山水库,两个水库均在许昌境内。
那时是人民公社,大跃进年代,区域之间,完全是社会主义大协作关系,不讲啥经济利益,都是为了社会主义大建设。
听父亲说,伙食比家吃的饱,就是活比较重。因为活重,一个平常就滑皮、好托闲投懒的人因大便就用了一个多小时,后来带工的领导批评了他,说:“一次大便用了一个多小时,是不是屙屎游西湖去了!”从此,“屙屎游西湖”就成了人们的笑谈,也成了形容好托闲投懒的滑皮人的专用语。
不但到外地打河工,本村西门外一个小型水库也曾经挖过两次。
第一次是根据自然水流进行的简单修整,动用的是一个工作片的几个大队的人力物力,因都是附近村庄,不立伙、不管饭,下工各自回家。
工地上,轰轰烈烈、热伙朝天的热闹景象,充分显示了人民公社、大跃进的时代精神和热烈气氛。
那时的运输工具,还不是架子车,而是一个人推、一个人拉的独轮小车。
当时,我还是小孩,经常跑到工地看热闹,有一次,看到一种更奇葩的景象,有两个中年妇女,一个身穿绿色的戏具服装莽袍在合后推小车,一个上身一丝不挂的在前拉小车,这种景象使我当时幼小的心灵很难理解,现在想来,在大跃进年代,可能有甩开膀子大干之意吧!
这是第一次开挖西门外小型水库。
第二次是修建改造,大概是六五年以前,动用了全公社的人力物力,全力以赴投向工地,我们村到处都住满了民工,他们以生产队为单位立了伙。工地上的劳动景象更是壮观而又激奋人心。
两个多月的时间,就完成了小型水库一期的扩建改造任务。
六八年,种完麦后,我亲身体验了打河工的滋味,许昌市东区的清潩河旧河道的开挖改造工程,我在那里付出了有生以来最繁重的体力劳动。
当时,我是生产队会计,带领七个青壮劳力参加了会战。
当时,以大队为单位立了伙,饭随便吃,一般人二两面的蒸馍能吃五六个,一个饭量最大的可吃八九个,这种状况,现在的年轻人是难以相信的。
但因活太重。劳动强度太大,饥的快,总是盼着饭时的尽快到来。
在当时除了吃饭、干活,晚上玩玩扑克,就是睡觉。
睡觉是在麦碴搭的三角形的草庵里,七个人从里到外挤成一排,因为都怕睡在门口,七个人同意抓阄,正好门口被一个年龄大的老实头大叔首先抓到,下边就不再抓了,后来才知道,写字的哥哥动了手脚,原来写的都是同样的内容。
在打河工期间,也休过假,几个人步行到许昌逛逛,也是感到挺有兴致的。记得有一天晚上,市内锣鼓喧天,鞭炮齐鸣,我们大伙成群结队跑到那里看热闹,打听消息,原来是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发表了毛主席“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的最新指示。
六七十年代农民上河工是常事,每年秋冬季都有兴修水利打河工的任务。
那些年代,农民付出了艰苦的劳动、辛勤的汗水,没有工资,完全是集体记10分的义务劳动,但,为了社会主义建设,为了利国利民,造福于子孙,无怨无悔,甚至现在还感到无辜于时代,不负于人生。
现在许昌的清潠河
我是60年代出生的。当兵复员之后已是1986年,赶上每年都有的“上河工”。
80年代初期已经是分田单干了,上级(有的是省里、县里或乡里组织的)每到入冬还是一如既往分给各个乡镇上河任务,然后乡镇政府再把任务分到村里,村里落实到队。
“上河工”,村民自己出人出钱。生产队长派人挨家挨户按人头把粮食、钱款收起来,交给“上河工”的人。
都想去的话还得抓阄,那时候不像现在,农闲的时候有工打。没运气“上河工”的壮劳力,可能在家闲一冬,去上的能挣个零花钱。
都是羊毛出在羊身上。
“上河工”可不是去享福了,无论是开新河还是老河清淤泥,上级都会设立指挥部。逐级下达任务,哪个队伍完成任务,就可以回家了。
在河工上的劳力们那个不想早点回家,所以他们都是起早贪黑的干,那个辛苦就不用说了。
所以说给农民办退休一点都不亏,我们的40后、50后还有60后给国家尽了多少义务?他们才是真正的英雄!
在我们鲁西北叫挖河,第一次挖河还不够年龄(不满18周岁),替我哥哥去的,那时候就是有力气,再就是怀着新鲜的心情去的,第一天就是到了目的地,住进了农村闲下来的民房,在家带来的麦桔铺在地上,再把被子铺上,下午去河边工地上认了认工地,第二天早上六点起床,吃饭就上工了,早饭馒头咸菜喝水,中午饭是在工地吃,馒头咸菜百菜汤,一天干下来,那是真累啊!工期40天,因为河里全是流沙,干了五十多天。
那上高中时,每年寒假都要去农村修水库的堤坝,半个月时间,带十五斤米,不够生产队添,菜是生产队提供,白菜炖粉条或是萝卜炖粉条,一天一换就这两菜,生活虽然说是清苦些,但,同学们和社员们干劲十足,毕竟那是毛泽东时代,与天斗其乐无穷与地斗其乐无穷,修好水库就能多打粮,就能支援社会主义建设!所以,无论学生,老师和广大的贫下中农都积极参加并干劲冲天!
生产队时上河工,要看开河的大小,士方的多少,还有运送士方的难度和距离的远近以及天气的变化,有10天半月或更长,有的年份,省,市(地区),县,公社都有修公路或开挖河道等,一个工程接着一个工程。
至于伙食的好坏,也不一定。如果是以公社为单位(各大队抽调强壮劳力),伙食肯定要好;如果是以大队为单位,一般情况下都是各小队自行另起炉灶,那伙食是有差异的。
但凡冬春搞水利建设,公社会定时定量供应猪肉的,且有时还有慰问的(免费)。
为什么人们一直说义务上河工?冬春所有的水利等工程都是义务。上级只下达土方任务,各级只按人口和计划内的土地面积逐级分解,最终都到生产小队落实。生产小队组织人力和物力上河工,去参加的劳力记工分,吃住费用小队包了。当然也有的小队伙食由参工本人自理。所有的工分参加小队年终分配,费用在小队的总收入中减去。上级没有任何补贴。
我的回答,也是自己经历过的,希望不了解上河工的现代年轻人等对此有个正确的认识。
元旦山东哪里下雪
未来三天,半岛北部地区有雪,29日夜间到30日白天,半岛北部地区有中到大雪,局部暴雪。今天夜间到明天白天,半岛北部地区天气多云有阵雪,其他地区天气晴到少云。
今天夜间到明天白天,半岛北部地区天气多云有阵雪,其他地区天气晴到少云。
一般情况下如果天气允许山东省各地都有可能下雪,但是如果大雪的时候也就烟台和威海两个地市容易下大雪,因为他们靠近沿海对面是辽宁省大连市,所以受西伯利亚寒流最容易造成雪灾的地方。仅供参考请看各地市天气预报谢谢大家。
山东气候类型及特征
山东的气候类型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地处华北地区,西部属于华北平原,中东部属于山东丘陵。
山东肯定是典型的北方地区。夏季全国普遍高温(除青藏高原外),所以这个不要纠结了,全国一个样;7、8月份多雨;冬季寒冷干燥,1月份均温在0°C一下。
山东的气候属暖温带季风气候类型。降水集中,雨热同季,春秋短暂,冬夏较长。年平均气温11℃—14℃,山东省气温地区差异东西大于南北。全年无霜期由东北沿海向西南递增,鲁北和胶东一般为180天,鲁西南地区可达220天。
山东省光照资源充足,光照时数年均2290—2890小时,热量条件可满足农作物一年两作的需要。年平均降水量一般在550—950毫米之间,由东南向西北递减。降水季节分布很不均衡,全年降水量有60%—70%集中于夏季,易形成涝灾,冬、春及晚秋易发生旱象,对农业生产影响最大。
成因与亚热带季风气候相似。冬季受温带大陆气团控制,寒冷干燥,且南北气温差别大;夏季受温带海洋气团或变性热带海洋气团影响,暖热多雨,且南北气温差别小。冬季寒冷少雨,夏季暖热多雨。冬季在强大的西伯利亚大陆冷高压的影响下,盛行冬季风,以偏西偏北风为主,风力强劲,天气晴寒,雨雪稀少。
标签: #扎旗鲁北天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