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玉米开秤,行情大家觉得会怎么走?19年的玉米行情如何呢
今年玉米开秤,行情大家觉得会怎么走?19年的玉米行情如何呢?
2019年到目前为止玉米价格算不上太理想,整体上只能算是一般水平,第一季度因为玉米整体质量比较差,加上各玉米加工企业有减产迹象导致玉米需求量下降,另外拍卖玉米在第一个季度的出库量也比较大,这些因素导致了第一季度玉米价格并不理想,甚至一度比2018年第四季度的玉米价格还要低,最低的时候跌到了1883元/吨。进入第二季度后玉米价格出现好转,好转的主要原因有两个,一个是300万吨玉米的收储,另外一个就是临储玉米拍卖价格提高,两方面利好叠加,使得玉米最高价达到了2021元/吨。进入第三季度因为国内非洲猪瘟发生,导致生猪存栏量的大幅下跌,玉米需求量也逐渐走低,玉米价格再次下跌,而此次下跌的幅度不大,目前为2004元/吨。
玉米开秤,行情怎么走?
供应端,首先是库存玉米量相比去年有所下降,据统计目前我国库存还有5500万吨玉米未拍卖成交,而去年同时期达到了1.1亿吨,说明库存玉米的压力要减少很多。另一方面今年春播玉米的种植面积相比去年减少了接近900万亩,还有一点不能忽视的是今年夏季我国主要玉米产区河南、河北、山东等地都遭受到了严重的旱灾,玉米大量减产,部分地块甚至绝产,所以预计2019年玉米开秤时的供应量相比往年整体是下降的。
消费端,玉米消费端最大的变化还是生猪存栏量的下跌,从农业农村部的统计数据看上半年生猪存栏共减少了30%以上,而7月单月的减少量也达到了32.2%,受上半年能繁母猪数量的减少下半年的生猪存栏量势必会持续下跌,而这将导致玉米需求量有所下降。好在目前国家鼓励农户养猪,支持规模化猪场养猪,在一些政策的加持下,下半年养殖户补栏的速度相比上半年要快很多,而这将在一定程度上带动玉米的消费。
总体来讲,玉米开秤时供应端下降,而消费端偏低但是后续有潜力,所以预测玉米开秤时的价格相比2018年会略有升高,预计湿粮上市价格可以卖到0.7元/斤,干粮可以卖到0.9元/斤。
今年玉米开秤,行情大家觉得会怎么走?19年的玉米行情如何呢?
谢邀。最近,湖北等南部产区的新产春玉米已经在上市流通,价格上与当前的陈玉米市场价格基本相当。时至8月下旬,华北产区的春玉米也即将上市,而到了9月中下旬,主产区秋季玉米也将迎来陆续收割上市期,市场供应能力将逐渐增强。
对于今年新玉米的价格走势,初步分析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看。一方面是从期货盘面上,众所周知,期货价格具有价格发现的功能。8月份以来,大连商品交易所的玉米期货价格出现明显下跌行情,累计跌幅达到100元/吨,截至8月23日收盘价1911合约1887元/吨、2001合约1920元/吨。这一态势也引发了市场对于今年新季玉米价格表现不强的悲观预期。毕竟目前东北产区深加工企业收购价格多在1800元/吨左右,港口主流收购价1870-1900元/吨。
另一方面,从今年新季玉米的产情来看,在播种面积继续下降的情况下,主产区部分地区在新玉米生长期间也遭受了不利天气,比如最近东北及华北局部的持续阴雨低温寡照,使得当地玉米长势偏慢,这将影响到未来玉米供应的前景。
根据有关机构的监测,目前江苏徐州的新季春玉米已经上市,14%水分的毛粮装车价0.93元/斤、净粮价格0.96元/斤。后期随着新玉米上市量的逐渐增加,市场上新陈玉米供应也将逐渐接轨,企业的采购心态也将更加理性;同时,虽然深加工企业的停机检修会陆续结束,有利于需求回暖,但饲料养殖方面的采购动力依然偏弱,多以刚需为主、随用随采,市场心态依然偏弱。预计新玉米市场价格走势也将以理性为主。
综上所述,在临储玉米拍卖成交粮源陆续出库、市场需求短期难有明显好转的情况下,新陈玉米共同供应,使得市场对玉米价格的悲观预期可能会持续一段时间,这从最近临储玉米拍卖成交低迷也可见一斑;同时,如果产区农民吸取去年经验教训,前期出售心理较强的话,今年新玉米的价格或将呈现低开低走态势,但幅度不会太大。毕竟到2020年度,国内玉米产需缺口的继续拉大的基本面可能会更加清晰的体现出来。
新玉米即将上市,2019年新季玉米走势如何呢?
7月底湖北春玉米已经零星上市,虽然其产量微不足道,并不足以对市场造成实质性影响,截止目前,两湖地区新玉米上量已有一月左右。现在已经进入8月下旬,距离新玉米上市又近了一步。且近两日,河南驻马店、江苏徐州、安徽亳州地区早熟玉米也已经开始供应市场,据了解,江苏宿迁地区新玉米市场粮点收购价0.96元/斤,而本地陈玉米市场收购价1.04元/斤,新玉米上市价格较当地的陈玉米价格略低,1个月之后,华北主产区就将拉开新玉米上市的大幕,虽然前段时间的台风对山东部分地区玉米产量可能会造成一定影响,但对于整个华北产区来说,目前看新季玉米还没有大幅减产的预期出现。
纵观历年,新粮上市之前玉米都会迎来季节性的下跌,下跌的时间大部分是在8月底到9月底之间,而阶段性的底部价格多出现在10月份,比较特殊的2018年的价格,新玉米上市并没有明显的季节性下跌,陈玉米和新玉米基本实现了无缝对接。
但是今年玉米市场有些变化呢?
首先,在下游需求不振的情况下,玉米供应量显得相对宽松,体现在三个方面,一个是贸易商库存水平高,存粮贸易商在进入七八月份之后,并没有享受到往年玉米供应紧缺的红利,总体走货水平大减。一个是厂家库存水平高,下游厂家不管是深加工企业还是饲料企业库存水平较高,采购心态放松,完全是看量调价,保持库存的相对平衡。一个是临储持续不间断的投放,每周500万吨的投放量雷打不动,虽然成交量较去年同期大减。
因此,今年新季玉米上市之前,季节性下跌不可避免,进入九月份,随着春玉米上市,玉米价格有可能出现连续下跌的局面。
我们这里的玉米现在正好处于灌浆期,至于收获的时间点要在阳历9月中下旬的时候,像蒜茬玉米有可能会在八月十五中秋节的时候收获。我关心玉米价格行情的变化主要是因为我的三伯父是一个养殖户,他养猪已经有将近20个年头了,所以对于玉米价格的变化我还是比较清楚的。
对于今年玉米的价格行情的走势从刚过完春节到现在一直很稳定,基本上在0.88元每斤左右徘徊。对于今年下半年玉米的价格我觉得还是会出现稳中略降的行情(在玉米收获的季节),但是在过了阳历11月份的时候我玉米的价格会出现稳中略涨的行情走势!对于大家希望今年的玉米能否突破1.0元每斤(我们老百姓卖的玉米价格)我绝对可能性不大。我只能选择作为一个农民的观点来分析,如有不对的地方请大家留言指证:
首先说由于这几年玉米的价格行情一直处于上涨趋势,2018年花生的价格不是太好,导致了今年我们这里的玉米种植面积要远远大于花生的种植面积。随着这几年承包土地的费用的下降,所以大多数承包不出去的小块地都选择了种植玉米,玉米的收种基本上实现了机械化,而玉米的种植和田间管理又比较简单,于是玉米的种植面积逐年增加。
其次就是国家的玉米仓储量还是比较大的,虽然说有贸易战的影响,但是对于玉米只是换了一些国家进行进口。何况这几年由于养殖户的减少,对于玉米的消费量也相对减少了一些。总的来说我觉得2019年的玉米价格还是会维持目前这样的价格行情走势的。
今年的玉米价格总体来说还是出现上涨的态势,去年玉米的价格因为进入了玉米的拍卖时代,主要原因是我国库存的玉米非常多,去年玉米的拍卖总量在两亿吨左右,去年拍卖的总量为1.1亿吨,而且不断投放市场,使得市场上的玉米价格大幅度地下降,玉米价格最低降到了每斤0.76元左右。如今玉米价格总体来说,行情非常好,平均价格已经接近1元/斤的行情,只有东北的玉米价格,相对来说比较低一些,平均在0.9元/斤左右的行情。
再过一个多月的时间,新玉米即将上市,对于新玉米开秤的价格,总体来说,还是非常好的,毕竟我国是玉米的消费大国,今年玉米的消费总量预计在2.1吨左右,而我国玉米的提供量,主要靠我国的农民来种植提供。但是我国近一两年调整了玉米的种植面积,主要是因为这两年玉米的总产量相对来说出现了过剩的现象,而且也为了解决,我国的大豆90%以上依靠进口的瓶颈产业。
今年实行了大豆振兴计划,提高了大豆的种植补贴,减少了玉米的种植补贴,进而降低了玉米的种植面积,预计今年玉米的种植面积比去年减少了1000多万亩。也就是说我国今年的玉米的总产量大幅度地下降,这会使得今年的玉米价格有所上涨。目前玉米价格总的来说是不太高的,主要是因为目前正在进行7878万吨的库存玉米进行拍卖,而且加上现在是雨水的季节使得一些大型的玉米加工企业收购玉米的积极性不是太高。
当然,造成玉米目前相对过剩的最主要原因,就是因为我国的生猪养殖规模大幅度地下降,从农业农村部公布的消息,我国的生猪养殖规模比去年同期下降了32.2%,从绝对数量上来说生猪存栏量比去年同期减少了一亿头,这个数据是非常庞大的。毕竟玉米的主要用途是用作饲料,占到了玉米用途的60%以上,所以玉米的消费量大幅度地降低。在此,用简单的数据来描述一下:一头猪每天吃三斤饲料的话,饲料70%的成分是玉米,这样每天一头猪就要消耗2.1斤玉米,一亿头生猪就相当于减少了2.1亿多斤的玉米消费量,一亩地的玉米产量也就在1000斤左右,大家算一算,如此究竟可以少消耗多少亩的玉米了。
总之,对于新玉米上市以后的开称价格相对来说会有所提升,毕竟今年的天气非常的好,玉米的质量相对来说更好,所以今年的玉米价格相对来说要更高一些。而且现在库存的压力在逐步的减轻,特别是在九月底玉米的拍卖工作即将结束,我国又将开启了玉米的收购计划。这些都极大地拉升了玉米价格,到年底,全国的玉米平均价格应该在1.05元/斤左右的行情。所以今年玉米的种植收入相对来说还要比大豆的种植收入高一些,尽管大豆每亩270元的种植补贴比玉米每亩85元的种植补贴要高很多,但是大豆的产量相对来说比较低,所以还是种玉米的收入要高。您觉得呢?敬请留言交流!!
标签: #宿迁今日最新玉米价格走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