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上最会撩妹的高手是谁
中国历史上最会撩妹的高手当然要在皇帝里面找啦,其冠首非康熙皇帝不可。康熙皇帝走到哪撩到哪,微服私访时即便隐藏了其显贵身份,也是桃花遍地,要不怎么荣获了风流康熙的雅誉呢!
(图片选自网络)
好的,主妇来答!
相信大家都对这一首诗非常熟悉:
曾经沧海难为水,
除却巫山不是云,
取次花丛懒回顾,
半缘修道半缘君。
不知道有多少痴情男女,被这首诗所感动。也有不少人认为,能写出这首诗的才子,应该是对爱情始终如一的痴情男!
真相却恰恰相反!
作者元稹,北魏皇族拓拔氏后方裔,中唐著名的诗人,与白居易齐名,时称“元白”。
元稹中以明经第入仕后,娶当时洛阳留守韦夏卿的爱女韦丛为妻。韦丛自幼聪慧,生得容貌绝艳,是父母的掌上明珠,许多达官贵族子弟竞相上门提亲,可她最终还是嫁给了中产家庭的元稹。婚后二人互敬互爱,琴瑟和鸣,度过了七年幸福的时光。
七年间,韦丛为他生下了五个孩子,也许是落下了生产疾病,在生下第五个弦子后不久,韦丛便患病离世,年仅二十七岁。
正是怀着对发妻的眷恋和愧疚,元稹写下了这首流传千年的悼亡诗。
可是,妻子死后不到半年,元稹就与一位名叫莺莺的大家闺秀好上了。两人通过侍女据中联络,经常私下约会,可最终由于他奉命外调,了却了这段感情。
这殷感情被编成《莺莺传》,几百年后,王实甫把它改编成戏剧,这部戏就是家喻户晓的《西厢记》。
抛弃了莺莺后的元稹移职四川,在这个“天府之国”,他的风流本性得到了更加精彩的发挥,因为,那儿有一位”蜀中才女”、“唐代四大女诗人”之一的薛涛!
薛涛大元稹十一岁,时已年近四十,然肤洁貌美,风韵不输妙龄女子。元稹对她一见钟情,立刻对她进行了强烈地攻势。薛涛面对面前的这位风度翩翩的朝廷高官、著名才子,自然是投桃报李。
自此,他们两人流连于秀美的锦江,缠绵于青川蜀山,卿卿我我,意浓爱浓。
可惜好景不长,三个月后,元稹调离蜀中。他们之间的爱情,也随着萧瑟秋风而叶落分飞了。
为了寄托心中的思念,薛涛寄情于诗作的构思。并且,她把寄给元稹的信笺全部染成粉色,并制作精巧——这就是被人们盛誉的“薛涛笺”。
元稹再也没有回来!万念俱灰的薛涛脱下了极为喜欢的红裙,换上了一袭灰色的道袍——从此皈依道门,寂寥度生。
长庆三年(823年),元稹调任渐东观察使兼越州刺史。这个官职对他来说是被贬出京,可在江南地方官员和百姓眼里可是地方大员,相当于封疆大吏。于是一些属官竞相奉迎,投其所好,自然是美女相送。就这样,另一位才女加美女、”另一个“唐代四大女诗人”之一的刘采春便走进了元稹的生活。
初见采春,元稹就被她的美貌震撼了。为此,他专门为刘采春写了一首诗:
新妆巧样画双蛾,
漫里常州透额罗。
正面偷匀光滑笏,
缓行轻踏破纹波。
言辞雅措风流足,
举止低回秀媚多。
更有恼人断肠处,
选词能唱望夫歌。
在情场高手元稹的一再撩拨下,刘采春抛弃了丈夫和女儿,义无反顾地投进了元稹的怀抱。
六年后,元稹奉旨离开越州。勿庸讳言,刘采春和薛涛一样,被元稹无情地抛弃了。
小结:元稹四处留情,在当时已是公开的秘密。尽管他与发妻韦丛是真心相爱,但韦丛死后,他初负莺莺,再负薛涛,又拆散刘采春原本幸福的一家人,始乱终弃,终不是君子所为。正由于此,元稹在诗作方面虽与白居易齐名,但因品行不堪,诗作流传差白甚远!
我是主妇,欢迎方家指导、斧正!
图片来自网络
个人认为是周恩来。周恩来和邓颖超的爱情,是生死线上的爱情,是永恒的,值得歌颂的。
一九一九年,那是一个战火纷飞的年代,是一个动荡不安的年代。这一年,巴黎和会的议桌上,作为战胜国的中国代表在会上发言,但却被各国给无视了,中国的主权也即将受辱。这一消息的传开,举国震惊。正是在这样的情况之下,一场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在五月四日这一天爆发了。
这一年,刚回国的周恩来便被这场声势浩大的运动所震撼,而作为一个血气方刚的爱国青年,周恩来很快便加入了活动中。他参与的是天津学生联合会,而邓颖超参加的是女界爱国同志会,邓颖超担任讲演队长。
当时,因为封建旧俗的束缚,男女学生并不能一起活动。为了打破这一旧俗,也为了更加热情的投入改造中国社会的运动中去。周恩来创办了觉悟社,邓颖超也加入了其中。这时候,周恩来便和邓颖超相识,但是,两人并没有多余的想法,
“那个戴鸭舌帽、穿西服、白皮鞋的就是周恩来",“他长得真漂亮”,这是周恩来在活动中所给邓颖超的最初印象,而周恩来对于邓颖超,则是如同他后来告诉邓颖超的一样,“还记得当年在天津开大会吗?你第一个登台发言,给我印象最深的就是那两只炯炯有神的大眼睛。”
而当时在觉悟社创办之时,包括周恩来在内的很多人都抱独身主义。因为在他们看来,这是为了能够全身心的投入社会斗争中去,也是为了避免结婚受累和拖累他人。而随着年龄和阅历的增长,再加上赴欧勤工俭学期间的所见所闻,周恩来才逐渐改变了当时冲动的看法。
但在和邓颖超结为连理之前,周恩来曾放弃了严修的女儿,以及旅欧期间谈得来的好朋友。在1923年的春天,邓颖超收到了一张明信片。也正是因为这一张明信片,周恩来才向邓颖超表达了心中的想法。
只见明信片上,芳草如茵,鲜花盛开,春光明媚。3个披散着金色秀发的美丽女郎正迎风奔跑。明信片背后,是熟悉的周恩来的笔迹:“奔向自由自在的春天!打破一向的束缚!勇敢地奔啊奔!”
这张明信片,紧紧地把两个身处异地的心牵在了一起。而周恩来后来也曾向邓颖超说出他选择她的理由。
当年决定献身革命的时候,我就考虑,作为一个革命者的终身伴侣,必须也能一辈子从事革命,应该选择一个能够经受得住革命的艰难险阻和惊涛骇浪的人作为伴侣,共同战斗。我是这样选择了你们的七妈(即邓颖超)的。
随后,周恩来多次向邓颖超寄了多张明星片。而其中的一张令人十分深刻。
这张印有李卜克内西和卢森堡画像的明信片上,周恩来写道:“希望我们两个人将来,也像他们两个人一样,一同上断头台。”
这是周恩来对革命的热情,也是她选择邓颖超时的最深切感受,一起以革命伴侣的身份走下去,不要畏惧惊涛骇浪。
尽管确定了男女关系,但两人还是聚少离多。因为革命事业,两人曾有长达五年没有时间见面。而革命成功之后,周恩来为了革命事业和社会事业的发展,更是夙兴夜寐,没有一丝空闲的时间。
但是,无论是多么的繁忙,亦或是身体被累垮了,周恩来的第一时间关心邓颖超。
就拿南昌起义之后的事情来说。当时南昌起义因为国民党的围剿,起义不是很顺利,而周恩来也病倒了。期间,身染重病的周恩来被聂荣臻和叶挺等人送到香港治病。周恩来从昏迷中清醒的第一句话就是问邓颖超安全了没有。
周:“你认不认识邓颖超?”
范桂霞:“我当然认识邓大姐。”
周:“你知道邓颖超现在在哪里?”
范:“我听说,她已到了上海。”
周:“你没有骗我?”
范:“我怎么会骗您范桂霞?”
直到范桂霞再三确认之后,周恩来才彻底地放心。
来也匆匆,去也匆匆。周恩来和邓颖超的爱情就像是一坛陈年老酒,甜美香醇,淡雅舒心。
如今,西花厅的海棠依旧,却迟迟不见故人来!
标签: #翻身女郎综艺